企业如何开展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

作品简介

1. 应急演练的目的

应急演练的目的有三项:测试应急机制、检验应急流程、培养应急队伍。不过,目前大多数企业从未开展过应急演练,应急机制、流程、队伍基本还处于空白。所以,对大多数企业而言,组织首次应急演练的意义,主要在于引起企业领导重视,建立工作机制,培养安全意识,为后续的应急工作奠定基础。

2. 应急演练的必要性

当前网络与数据安全形势严峻,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周详的应急预案和丰富的演练经验能够帮助企业妥善应对,防止出现严重后果。而且,在事后追究企业和有关人员的责任时,应急预案和演练记录可以证明企业的合规意愿和行动,减轻或避免企业和相关个人的法律责任。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投资机构出于对标的企业运营风险的担忧,也可能将应急预案和演练作为投资的条件之一。

3.应急演练的准备

应急预案是应急演练的基础,先有预案,再有演练。不过,对于从未开展过应急工作的企业而言,可以先开展首次演练,再在总结演练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应急预案;以后以预案为基础开展定期演练,修订完善预案。在开展首次演练前,企业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3.1 人员组织准备

应急演练的指挥机构为应急演练指挥小组,指挥小组负责演练的策划、保障、实施和评估。指挥小组的负责人为总指挥。网络安全法要求企业任命网络安全负责人,欧盟的GDPR要求企业任命数据保护官(DPO)。如果企业已经任命网安负责人或DPO,则他们就是首选的应急演练总指挥。如果企业还没有任命网安负责人或DPO,则应当指定临时总指挥,可以由相关的副总裁担任,或者由技术总监、法务总监等担任。网络与数据安全事件应对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并非单纯的技术或法律工作,因此总指挥的人选应当具有综合统筹和现场指挥能力。

在指挥小组之下,各部门确定各自的参演人员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平时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发生安全事件时的应急处理做准备,所以应当确保应急演练与应急处置的指挥机构、参与人员的一致性。如果平时与“战时”脱节,演练就只能起到宣传的作用。

创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