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理的完整性,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下刁爱青失踪前被人目击的情况:
1996年1月7日(星期日),刁爱青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姜堰高中好友潘秀丽的20岁生日聚餐。这个同学也是后来接受记者采访的同学之一。她与刁爱青是94年高中同学,同年高考考入南航,当时是大二上学期。参加生日聚会的还有其他几个老乡。当晚,刁并未回校,而是与潘秀丽同住,次日返校。据这位同学回忆,刁爱青参加聚会时,像往常一样没怎么说话。
1996年1月8日(星期一),刁爱青回到南大,当日大部分时间在宿舍内睡觉。据她闺蜜反映,刁爱青在高中时若痛经就会请假在宿舍睡觉。所以她家人推测,她当时也正处于生理期。
1996年1月9日(星期二),“与刁同宿舍的女孩违规使用电炉被发现,老师要求均摊罚款100元,刁当时是宿舍长”。虽然普遍看到的信息是罚100元,但我也有读到“知情人士”说其实是罚了2元-5元。以1996年的消费水平,我认为罚5元比较可信。
1月9日上午:做了什么不清楚。
中午:刁爱青在逸夫楼上计算机课时,中途离开,回到了宿舍。(不确定)
下午:室友去上课时看见刁“因身体不舒服”,在床上呆着,依然没去上课。
下午:一直都在寝室睡觉。由此可见,她当时很可能还处于生理期。
傍晚:她在晚上5点出门。
事后警察到宿舍勘察,发现她的铺位很整齐,铺着被子(中午是叠起来的),蚊帐拉拢,似乎并无长时间外出打算。
(结合此前下午她一直在睡觉的说法,我认为被子不是出门前特意铺开的,而是睡了一下午,起床后没有叠起被子。)
当天傍晚的温度在0度左右,南京没有暖气,学校宿舍也不带空调、取暖器。屋内屋外走到哪儿都很冷。据家人回忆:刁爱青出门时穿就是图片里这件风衣。

那种外套当年比较常见。案发后,警方还找了件类似的外套带到南大展示,向学生征集刁爱青失踪当晚的行踪。
据自称南大同期校友发帖述:刁爱青是从小粉桥的小侧门离开的。而警方告诉她的家人,有目击者看见她出校门时手上攥着一些零钱。
关于刁爱青傍晚离开宿舍去做什么,有各种说法。
A、刁爱青可能因室友违规用电拖累自己被罚而生闷气,离开学校散心。
B、刁爱青睡了一天饿了,出门找食物。当时青岛路周边一带小饭馆还是很多的。(5点时学校食堂在营业,刁爱青刚损失了钱会去校外买吃的吗?我问过爱青的姐姐,她也说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爱青不会到校外吃”。所以我认为她出校门的目的不太可能是找饭馆。)
C、据天涯汇总贴称,警方认证的目击信息为:刁爱青曾于1996年1月10晚上在南大附近平仓巷的文具店购买圆珠笔笔芯和卫生巾/纸。(目击证人称看到她的时候是六点多。)
D、有目击证人称见到受害人当晚理过发。
好~这就是刁爱青失踪前被目击者发现的情况,我们跳回到前文的时间线——继续分析:
前文我们说到1996年1月20日傍晚,南京警方在水佐岗发现了用床单包着的血衣裤和人头,当天警方也发了《协查通告》;而《协查通报》里有对血衣裤的描述,所以《协查通告》的发出时间就晚于发现血衣裤的时间;也就是说:《协查通告》只能是在1月20日傍晚后发出的。
好~我们接着看文中提到的相关线索:

文中提到:1月20日中午,刁父和亲家公一起乘车前往南京,警方对刁父作了笔录——详细询问了刁爱青的身体特征以及衣物鞋子等形状。大家注意:这里写的是“衣物鞋子等形状”,而不是“衣物鞋子等情况”。既然具象化了,就说明:警方在给刁父录口供时,就已经掌握了血衣裤和鞋子的情况。也就明确了警方录口供的时间,应该在警方发现水佐岗的血衣裤和人头之后,也就是1月20日傍晚之后的时间。至于警方有没有给刁父看血衣裤?网上有不少人发文说:警方给刁父指认了血衣裤。而我个人持不同看法:实物应该是没看的,因为姐姐刁爱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不仅说:她们家人来南京什么都没有看到。还在《南方都市》采访时说:她父亲一度认为刁爱青被人拐了。

如果刁父看到过女儿的血衣裤,也就不会对女儿的“是否活着”抱有希望了。
再加上《1.19南大碎尸案:刁爱青遇害始末》文中,也提到过:21日上午,刁父手里拿着《扬子晚报》对女儿、女婿说:人没了。相信是看了上面的《认尸启事》上对死者脸上有颗痣,从而确认是刁爱青的。

所以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刁爱青的父亲应该是没看到血衣裤的。但不代表着他没看过《协查通告》里关于血衣裤的图片;毕竟刁家人在南京呆了4天,看到过南京大学张贴的《协查通告》也很正常。
其次是:关于1月20日警方为什么会选择当晚,来接刁爱华及她的家人来南京,也就说得通了: 因为1月20号傍晚,警方在水佐岗发现了血衣裤和人头后,如果第一时间给刁父录了口供;而录口供时,刁父对刁爱青生前衣服特征的描述——不是很清晰的话;警方就有接刁爱华与刁爱青的母亲来南京的理由。为的就是想——第一时间核实这些血衣裤是否与刁爱青有关。
但奇怪就奇怪在,刁爱华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从没描述过南京警方有跟她们录过口供!要知道:1月20号当晚,她们一家三人就入驻在鼓楼区派出所里,南京警方是不可能不给她们录口供的。
好~谈完1月20日的情况,我再来分析21日的情况:
我们知道1月21日是警方在《扬子晚报》上刊登【认尸启事】的日子。

这天上午,刁父在南京大学招待所看到当天的《扬子晚报》上刊登的【认尸启事】;而刁爱华和丈夫到南大招待所与父亲会合时,刁父对刁爱华和女婿说:“人没了。”

当日他们一家也到了鼓楼分局,姐夫提出想看一下尸体,被鼓楼分局的一个副局长劝他们说不要看。
在南京这些日子,用刁爱华的话说:就是听从南大的安排,学校里面跟刁家人见面,并向她们讲述此案的具体情况;据刁爱华说,那个时候她们什么都不懂!

所以在刁爱华的印象里,才会认为:南大是有准备的,她们是无准备的。

这一天,相信对刁家人来说,也是最忙的一天。
我们再来看一下1月22日的情况:
1月22日很关键,是南京警方调查此案的分水岭;据《1.19南大碎尸案:刁爱青遇害始末》文中提到:22日这天警方确认了死者的身份,

这就说明:1月22日是南京警方安排南大师生指认尸体的日子。在确认完尸体是刁爱青后,专案组就将视线转移到了南大校园内,并进入南大展开调查:

在此之前是,南京警方的调查方向——还一直在餐饮行业上:

大家注意:我查阅了大量资料,1月22日这天,是最早被人提到“专案组“的时间;所以我有理由去相信:南京警方很大可能是在1月22日成立专案组的。
在专案组进入南大后的时间线,就没那么清晰了;文中只提到1月23日中午在校医院后门(靠近老四舍)发现抛尸。

关于1月22日以前,南京警方在校外的调查情况,我们就先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重点放在——专案组进入南京大学后的调查工作上:
【专案组进入南京大学的调查情况】
南京警方入驻南京大学后的调查情况!这里我会主要引用“潜水啊潜水多年”与知乎网友“PLIANJaNe”这两位证人的证词为主,从中再去添加其他相关证人的证词。是因为她们都是本案直接或间接的见证人:她们掌握本案的第一手资料,并在网上发布的线索也是最多的、最完整的、且最可信的。
其次是“潜水啊潜水多年”是案发时就读于南大的女生,她能很好的代表——当时女生对此案的所见所闻;而“PLIANJaNe”描述的内容都是她姨父告诉她的情况,本案案发那年她姨父在南京大学读大四,所以也就可以代表着——当时男生对此案的所见所闻。有了这两位男女学生的证词,对专案组在南大的调查情况,也就更加清晰与完整了。
好~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先看女生的证词:

据网友“潜水啊潜水多年”(以下简称:潜水啊潜水)描述:这个案件让女生知道的时候,场面搞得很大!意思是说:警方在南京大学开展调查时,动静闹得很大。主要是针对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个是,给南大女生讲述案件情况,以此来寻找目击证人:
警方入校后,给南大女生讲解了本案的基本情况,比如:死者的年龄、住址、失踪时间、警方发现了多少包尸块、都在什么位置等情况。还带了一件与死者相似的外套,让全校女生观看——从而去寻找死者失踪时的目击人。
另一个是,希望女生提供线索给警方,并积极举报可疑人员:
以纠缠女生为嫌疑对象,让全校女生进行举报;举报对象不限老师、不限校方职工、不限学生、不限出版社员工等,总之就是不限任何人。
前者说明:警方在给女生开《通报会议》时,不仅掌握了死者的身份信息;还掌握了死者外套的情况。
后者说明:警方当时把此案当做——桃色纠纷或针对女性的变态杀人案来侦查。
这里基本就明确了《通报会议》的召开时间:是在警方发现了刁爱青的外套之后进行的。而外套发现的时间只能是在1月24日以后,这是因为刁家人是1月20日来的南京,在南京呆了4天,也就是1月24日才离开南京。而刁爱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了解到这件外套也是在网上看到的信息。也就是说:刁家人在南京的那几天,警方并没有找到这件外套。

所以警方召开《通报会议》的时间,只能是在刁家人离开南京之后进行的。这就说明了:警方发现这件外套的时间,也是在1月24日之后。
关于警方为什么要针对男性去开展调查?是否有什么相关证据?
据网友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床单、内衣和旅行包等物品上发现有血手印、指纹及皮屑,据说提取到部分DNA物质,通过交叉比对属于同一个人,且为男性。

而天涯网友“bv2012”也在评论中提到:“指纹比对不正确”;这就足以证明:当年是警方是掌握了凶手的指纹的。

至于DNA警方是否有掌握?我个人是相信的,原因有两点:1、南京警方入驻南大后,一直把调查重点放在了男性身上(在之后的分析中大家也可以发现这点)。2、我特意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关于DNA性别鉴定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DNA性别检测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1996年的我国,这点技术我相信还是具备的。所以,我更愿意去相信:当年南京警方是有掌握到凶手的DNA的;这也是警方在调查此案时,一直把男性当成主要嫌疑对象的原因。
既然南京警方掌握了凶手的性别,又掌握了凶手的指纹;就可以快速筛选嫌疑人了!加上南京大学的师生人数众多,而此案又是引起了高层领导的极大关注:上至中央政法委、公安部都发文要求——限期破案(记住是:限期破案);南京市公安局更是立下军令状,表态不破案关键领导一律辞职(记住:这里是关键领导不破案一律辞职,指的是专案组的领导层)。所以,专案组更是需要加快调查的进度。
这里有个重点,我要着重分析一下:
我们知道:南京警方立下了军令状——限期内要破案的;期限一过,此案仍未告破,关键领导层——头上的乌纱帽就将不保!
那么问题来了:南京警方的领导层为什么要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去对赌此案呢?

我们看一下南京市公安局长的级别是——副厅级干部,相当于地级市副市长的级别。而鼓楼区分局局长的级别也达到了——副处级,相当于副县长的级别。我无法相信这样的级别会拿自己的仕途来对赌此案?特别是:立军令状这种事,内部人知道就好了,为什么要流传出去呢?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除非这是一种对外的假象——因为这样做,会有两个好处:
一个是告诉大家:南京警方是破釜沉舟在破案,他们没有退路:限期内破不了案会丢饭碗,得罪了高层大不了也会丢饭碗;对于南京警方来说: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去攻破此案!而有了这个借口:各单位也就不好阻拦了!
另一方面是:军令状的背后是有中央政法委与公安部撑腰的,用好了就是尚方宝剑,必要时是可以拿中央政法委与公安部做挡箭牌的,所以专案组调查起来可以游刃有余。
这里肯定有人会说:难道就不能是,南京警方低估了此案的难度,才自告奋勇、信心十足的去立下军令状吗?
你们要把副厅级干部和副处级干部,当成刚步入社会的愣头青,我不拦你们。但我绝不会相信:他们会做这样的事,公务员岂能说辞职就辞职的?特别是他们还是身居高职的公务员。官场上的人各个都是老奸巨猾,绝不会做这么鲁莽的事。
可能有人会问:此案至今未破,那南京警方有人辞职吗?
有~但不是关键领导,而是有一名普通警员辞职了。很显然:南京警方当年立下的“军令状”和“限期破案”成为了一句空话;当然,这个问题我们后面会去说。
好~我们回到正题上来:南京警方在当时之所会立下军令状,其真正的用意,我不用说很多人一定能猜得到,就是:这个案子很大可能涉及到的对象是——南京警方不敢惹的单位或机构。所以关键领导才会带头向中央政法委与公安部立下军令状——限期破案;这或许是想:让中央政法委与公安部和专案组捆绑在一起;只有这样,南京警方才会有强大的背景做支撑,或者说是:拥有更有利的条件去调查此案。
了解了以上情况后,我再看南京警方的调查,就好理解了:
当年,南京警方受破案期限影响,不得不加大侦查力度,从快处理。加上以南京大学上万师生的体量来看,那时的警方唯一能做就是两个方向:
一个是:利用已掌握的线索快速筛选嫌疑人!就是我们看到那样:警方安排女学生秘密给男生提取指纹。
另一个就是:通过广大群众 去寻找新的线索!也就是专案组入驻南大时,召集学生开《通报会议》时,要求女学生举报嫌疑人的那样!
这就是南京警方入驻南大时,最早的调查思路。
好~了解了以上内容,我们接着来看“潜水啊潜水”提供的证词:

据“潜水啊潜水”描述:南京警方先是调查刁爱青失踪那天被人叫走的线索。
后来查到书店等地方,让大家注意有没有经历过搭讪的人;而这条线索,让警方抓了两个人。
最后是,让女生举报:用心不良的老师与师兄,并对所有有实验室条件的男性老师、学生和家住附近的老师进行了排查,并提取了指纹。
这就是南京警方在南京大学时——收集到的线索与警方的调查思路!
我们先说收集到的线索:
警方收集到的第一条线索是:刁爱青失踪那天是被人叫走的。这条线索有证人证词吗?有,我给大家看一下:

天涯网友“哀悼一个人”说:据保卫处的人说,目击者看见被害人最后出现时身边有一个穿着格子衣服的男子。

而天涯网友“wenhan1976”说:刁爱青失踪那天,不止在青岛路,有人看到刁爱青和一个男人交谈,但并不是争吵;这件事目击者也联系过警方,但当时校领导还有系里的主任都严令我们不要参与这件事。所以这条线索,也就没有下文了。
如果这些证词真实有效的话,校方和警方的举动是不是显得十分的怪异呢???为什么校领导要严令要求学生不要参与这件事???这里面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此条线索,作者将在之后的文章中给大家揭晓答案)
还有就是:这里其实已经很清楚的告诉我们——刁爱青失踪的原因了!大家要注意三点:
1、刁爱青失踪那天出门时是去购物与理发的,据多位目击者说:并没有看到刁爱青与此人同行。这就说明:刁爱青并不是和这个神秘的男性在赴约,而是这位男性主动找到的她。
2、以刁家人和刁爱青的老同学对刁爱青的了解来判断:刁爱青在南大那些天,并没有谈恋爱(这也是南京警方多次调查的结果)。再加上刁爱青孤僻、且对陌生人警惕性比较高的性格,就基本可以判断:刁爱青与此人不只一次秘密的见过面;所以她才会与这位陌生的男性,长时间的交谈。
3、这个男人身上如果不带有某种特殊身份的话,是不会在短期内取得刁爱青的信任的。至于她们在交谈是什么?刁爱青是不是被这个男生带走了?在之后的文章中,我会去揭晓答案。
(此条线索也将成为作者后续——揭秘此案的第五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