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虚拟MIMO系统的配对调度算法的matlab仿真,对比Random,Orthogonal以及Deteminant配对

作品简介

m虚拟MIMO系统的配对调度算法的matlab仿真,对比Random配对,Orthogonal配对以及Deteminant配对(包括程序操作录像+参考文献)

1.软件版本

matlab2022a

2.运行方法

    使用matlab2022a或者高版本仿真,运行文件夹中的tops.m或者main.m。运行时注意matlab左侧的当前文件夹窗口必须是当前工程所在路径。具体操作观看提供的程序操作视频跟着操作。

3.部分仿真截图

    从上面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到,采用行列式配对的方法后的系统容量大于采用正交配对后的系统容量大于随机配对后的信道容量,而直接传输方法的系统容量最小。

    从上面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到,配对的PF方法的容量大于配对的RR方法的容量大于一般PF方法大于一般RR方法。

   从上面的仿真结果可知,当用户到达率标高的时候,PF算法具有最大的丢包率,其次为RR算法,然后是配对后的PF算法,配对后的RR算法丢包率最低。

   从上面的仿真结果可知,采用全配对的方法,可以获得较大的数据吞吐量,但是其数据丢失率也较大,所以设计了基于SINR的配对算法,这样可以根据实际的噪声等干扰因素的影响来进行合理的配对。

4.内容简介

 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技术通过空间复用能够显著的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并可以很好的缓解时/频资源日益紧张的现状。

     该技术在 LTE标准中被列为必选项,并在下行链路上得以使用。同时,与之相对应的用于上行链路的虚拟 MIMO(Virtual MIMO)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针对 Virtual MIMO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用户配对机制,国内外的研究人员更是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算法或改进。

     Virtual MIM0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选择算法将符合标准的用户分成一组,利用相同的时/频资源来传输数据的技术。由于组内的用户同时通过各自的天线发送数据也就在上行方向上构成了类似于传统MIMO技术中的多天线发射阵列。

     但在具体的实现上,各终端用户仍然采用单天线配置,仅是通过特定的调度算法实现了采用相同无线资源的联合发送。由于该技术可以在没有增加用户终端设备的成本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在上行传输方向构成类似于 MIMO的传输系统。因此,对于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改善上行链路传输容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创作时间:2022-11-04 1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