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eanshift算法的目标聚类和目标跟踪matlab仿真(包括程序操作录像+详细word设计文档+参考文献)

作品简介

1.软件版本

matlab2022a

2.运行方法

     使用matlab2022a或者高版本仿真,运行文件夹中的tops.m或者main.m。运行时注意matlab左侧的当前文件夹窗口必须是当前工程所在路径。具体操作观看提供的程序操作视频跟着操作。

3.部分仿真截图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4.内容简介

    meanshift算法其实通过名字就可以看到该算法的核心,mean(均值),shift(偏移),简单的说,也就是有一个点 ,它的周围有很多个点 我们计算点 移动到每个点 所需要的偏移量之和,求平均,就得到平均偏移量,(该偏移量的方向是周围点分布密集的方向)该偏移量是包含大小和方向的。然后点 就往平均偏移量方向移动,再以此为新的起点不断迭代直到满足一定条件结束。

    中心点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 周围的小红点就是 黄色的箭头就是我们求解得到的平均偏移向量。那么图中“大圆圈”是什么东西呢?我们上面所说的周围的点 周围是个什么概念?总的有个东西来限制一下吧。那个“圆圈”就是我们的限制条件,或者说在图像处理中,就是我们搜索迭代时的窗口大小。

    步骤1、首先设定起始点 ,我们说了,是球,所以有半径 , 所有在球内的点就是 , 黑色箭头就是我们计算出来的向量 , 将所有的向量 进行求和计算平均就得到我们的meanshift 向量,也就是图中黄色的向量。 

    接着,再以meanshift向量的重点为圆心,再做一个高维的球,如下图所示,重复上面的步骤,最终就可以收敛到点的分布中密度最大的地方

算法步骤:

      1)在未被标记的数据点中随机选择一个点作为起始中心点center;

      2)找出以center为中心半径为radius的区域中出现的所有数据点,认为这些点同属于一个聚类C,同时在该聚类中记录数据点出现的次数加1;

      3)以center为中心点,计算从center开始到集合M中每个元素的向量,将这些向量相加,得到向量shift;

      4)center=center+shift,即center沿着shift方向移动,移动距离为||shift||;

      5)重复步骤2,3,4,直到shift很小,记得此时的center。注意,这个迭代过程中遇到的点都应该归类到簇C;

      6)如果收敛时当前簇C的center与其它已经存在的簇C2中心的距离小于阈值,那么把C2与C合并,数据点出现次数也对应合并。否则把C作为新的聚类;

      7)重复1,2,3,4,5直到所有点都被标记为已访问;

      8)分类:根据每个类,对每个点的访问频率,取访问频率最大的那个类,作为当前点集的所属类。

​编辑

​编辑

    对式(33)右边的第二项,我们可以利用Mean Shift算法进行最优化.在Comaniciu等人的文章中,他们只用平均每帧图像只用4.19次Mean Shift迭代就可以收敛,他们的结果很显示在600MHz的PC机上,他们的程序可以每秒处理30帧352240象素的图像.下图显示了各帧需要的Mean Shift迭代次数.


创作时间:2022-10-20 19:45:11